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 党建专栏

【学习在永绥】百年党史周周学·第十期

发布时间:2021-04-12 16:54
01.1936年4月6日

毛泽东和彭德怀复电王以哲并转张学良。电报说:敝方代表周恩来偕李克农依约于八日赴肤施(即延安)与张学良会商救国大计。双方会谈之问题,敝方拟定为:(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军队不分红白一致抗日救国问题。(二)全国红军集中河北,首先抵御日本帝国主义迈进问题。(三)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具体步骤及其政纲问题。(四)联合苏联及先派代表赴莫斯科问题。(五)贵我双方订立互不侵犯及经济通商初步协定问题。九日夜,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肤施教堂内举行会谈,就上述五项问题达成初步共识。张学良提出希望争取与蒋介石合作抗日,周恩来表示愿将这一意见带回去慎重研究。

02.1979年4月5日—28日

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决定从一九七九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会议期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提出的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的意见,表示赞同。并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向中央建议批准广东省委的这一要求。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03.2020年4月3日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的时刻,我们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既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又是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他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造林的优良习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锲而不舍开展植树造林,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爱绿、植绿、护绿不仅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而且正在世界上产生积极广泛影响。我们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发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制度优势,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现了森林资源连续增长,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减少,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一位适龄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要坚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全社会人人动手,鼓励和引导大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

党史回眸

01.1927年

4月5日,汪精卫、陈独秀发表《汪陈联合宣言》。大革命后期,蒋介石的反共面目逐渐暴露出来。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区委对蒋介石的阴谋活动有所觉察,力图巩固革命成果。但共产国际仍对蒋介石抱有期望,不赞成同蒋破裂。这样,由陈独秀出面,同刚从海外归国的汪精卫发表了联合宣言,宣言只字不提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言行,却说什么“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等等都是“不知自何而起”的“谣言”,要求共产党与国民党“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宣言的发表,使一部分共产党员误以为局势已经缓和下来,因而放松了警惕。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向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02.1975年

4月2日 董必武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曾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第二届政协副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03.1995年

4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并发表题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开展向孔繁森学习活动的通知。

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