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目前比较公认的优胚评价标准是这样的:首先优胚的来源必须是第一天正常受精的受精卵(2PN)。第二天4-6细胞,且评分3分以上为优胚;第三天7-10细胞,且评分3分以上为优胚;(个别中心对于6细胞和大于10细胞的胚胎也算在优胚之内)
第五天4-6期细胞,且评分在BC以上为优胚。
胚胎的评分标准如下图:
早期胚胎 | 囊胚 | ||||
分数 | 标准 | 内细胞 | 滋养层 | ||
4 | 卵裂球形态大小均一,无碎片 | A | 细胞数目多,排列紧密 | A | 上皮细胞层由较多细胞组成,结构致密 |
3 |
卵裂球形态大小轻微不均, 碎片≤20% |
B | 细胞数目少,排列松散 | B | 上皮细胞层由不多细胞组成,结构松散 |
2 |
卵裂球形态大小不均, 碎片≥20% |
C | 细胞数目很少 | C | 上皮细胞层由稀疏细胞组成,大细胞少 |
1 | 只有1个或2个卵裂球,大量无核碎片 | ||||
0 | 退化,完全是碎片 |
所谓碎片是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过程中的常见现象。碎片的产生可能与细胞凋亡、基因、女性年龄、卵母细胞质量等有关,虽然碎片的产生是胎发育过程的一个特征还是辅助生殖技术及其体外受精-体外培养引起的不良影响没有确切报道,但是碎片的产生对早期胚胎发育潜能、移植胚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产科结局等有一定影响,目前碎片的多少和分布特征仍是人胚胎形态学评分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优胚的选择评分过程中碎片的多少这一项显着尤其重要。
总体来说优胚的发育潜能要远大于大于非优胚,因此在移植的时候我们会优先选择优胚进行移植,而且评分越高的优胚其发育潜能也就越大,但并非一定能发育成胎儿。